認識獸藥才能避免錯誤用藥,獸藥是有目的地調節動物的生理機能,并規定有特定靶動物、病原譜、適應癥、用法和用量的物質。部分養殖朋友對獸藥缺乏足夠的認識,就會錯誤用藥或濫用藥物,用藥不當則更容易造成重大醫療事故,如何區分這些常見用藥誤區是關鍵,現將分析述如下:
一、獸藥使用方法不當
常見的誤區有不注意用藥時間,無論什么藥物,通通一天給藥2次,不重視給藥方法;用藥一律飲水或拌料給藥、自由飲水或采食。從給藥方式來說,混飲或拌料是最常用、最習慣的給藥方法,但由于藥物和疾病的嚴重程度不同,還應根據不同情況考慮噴霧給藥和肌內注射給藥。
1、需喂料時給藥的藥物有脂溶性維生素、大部分大環內酯類藥物等;需空腹給藥的藥物有阿莫西林、氨芐西林、頭孢菌素、強力霉素、林可霉素、利福平,諾氟沙星、環丙沙星、甲磺酸培氟沙星等;需料后給藥的藥物有羅紅霉素、左旋氧氟沙星;需定點給藥的藥物,如地塞米松磷酸鈉上午吸收相對較好。氨茶堿、撲爾敏、鹽酸苯海拉明下午相對較好,而蛋雞補鈣從早晨6點前或下午4點后療效最佳。當選定藥物后,要根據疾病治療的需要和藥物理化性質,選擇合理的給藥途徑,使藥物以最便捷的方式到達靶器官或靶細胞,從而提升藥物的治療效果。
2、不能根據藥物選擇內服給藥時間,內服藥物大多數是在胃腸道吸收的,因此,胃腸道的生理環境,尤其是PH值的高低、飽腹狀態、胃排空速率等往往影響藥物生物利用度,如大部分中藥制劑需空腹給藥,而紅霉素則需喂料中或喂料后給藥,否則,易受胃酸破壞,藥效下降。
3、治療疾病時應選擇最敏感且能達到病變部位的藥物,治腸炎時需應用口服不易吸收的藥物,如新霉素、粘桿菌素等;若出現敗血型全身感染時應口服易吸收的藥物,如氟苯尼考、喹諾酮類;若腦部感染,應選用易通過血腦屏障的藥物,如磺胺類。
4、不能根據疾病選擇給藥方式。治療不同的疾病要選擇不同的給藥方式,可用于噴霧給藥治療的疾病有慢性呼吸道疾病、病毒性呼吸道感染、不能采料和飲水的重癥病例,如溫和型禽流感、非典型新城疫與大腸桿菌、支原體重癥混合感染等。另外,如果因注射給藥應激導致病雞肝破裂而死亡時,噴霧是唯一的給藥方法。可用于噴霧給藥的藥物有氨茶堿、麻 黃 堿、撲爾敏、硫酸卡那霉素、氟苯尼考等。需要注意的是有心臟功能障礙的一般不建議進行噴霧;可用于肌內注射治療的疾病有大腸桿菌性敗血癥、鴨傳染性漿膜炎、雞傳染性法氏囊病、鴨病毒性肝炎等。
二、病因不確定,導致同時使用多種藥物
由于目前疾病發生越來越復雜,在治療疾病過程中,很多人認為多種藥物合用和加大劑量使用,比單純用一種藥物效果好,從而經常多種藥物聯合使用,抗病毒加抗菌等聯合用藥現象比比皆是。但是用藥時,除了確定具有協同作用的聯合用藥外,一般情況下不應該使用多種藥物同時治療。
三、用藥療程不夠
1、很多養殖者不管使用什么藥物、不論什么疾病,只要不見效,就統統2天停藥,但是有些病是有一定病程,兩天用藥不顯效并不代表用藥錯誤,盲目停藥會使以前用藥前功盡棄。還有的人就是見效停藥,這樣容易造成病情復發,甚至轉為慢性病。在治療中應遵循各種疾病的規律,按照療程進行治療。在治療用藥時,一定要達到藥物治療所需的療程,不可隨癥狀消失、食欲恢復等表面現象來判斷疾病的愈與否。
2、還有一點就是不注意給藥間隔,凡是一日2次給藥的藥物,正確的用藥間隔應為12小時,如在實際養殖過程中不易做到的話,白天兩次用藥間隔時間應保證在10小時以上,以確保藥物的連續作用,如球蟲病投藥后,表面看起來康復了,但是這些藥物僅僅是對球蟲生長的某一個階段有效,應該在治療結束后繼續投服其他藥物,或者停藥一段時間后繼續用藥,否則不能保證藥物的連續作用,復發幾率很高。
四、不能提前預見藥物療效及不良反應
藥物不僅有治療作用,同時也有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,很多人在用藥時都考慮效果,很少考慮副作用。臨床用藥時,必須認識到疾病和治療的復雜性,并做到心中有數,才能作好詳細的用藥計劃。這樣,既充分發揮了藥物的治療作用,又能有效避免藥物的不良反應,并對可能發生的毒副作用采取有效的防護手段和措施,盡可能達到預期的用藥目的,如用恩諾沙星治療大腸桿菌腸道感染所致的腸炎、腹瀉時,加大用量反而會加重腹瀉;許多毒性大的藥物,如馬杜拉霉素、海南霉素等,治療濃度接近中毒濃度,加大用量常導致中毒死亡;黃堿、氨茶堿等藥物用的時間過長,也會出現拉稀等癥狀;氨基糖甙類的藥物在腸道中吸收率低,對于腸源性大腸桿菌效果好,而對全身感染效果一般,并且對腎臟有損傷,出現腎臟腫脹的盡量不用。
五、隨意加大用藥劑量
藥物的劑量是決定療效的重要因素,獸醫臨床使用中有的是按照體重來投藥,有的是按照使用濃度來投藥,如果片面加大用藥量或減少兌水量都有可能達不到用藥目的,還有就是總以為大劑量、多種藥物齊用可以起到好的治療目的。
由此帶來的后果一是療效不確切,易產生交叉感染;二是即使有療效,也無法弄清是哪種藥物起的作用;三是造成藥物浪費,增加開支。而且大劑量給藥的后果不堪設想,輕者產生耐藥性,重者引起蓄積中毒等。所以,用藥時應熟悉各種藥物的質量單位和國際單位的換算,做到準確計量。當兩種或多種抗菌藥搭配使用,在確定兩種藥物間為協同作用,并在沒有通過確切臨床試驗得出最佳藥物治療濃度時,通常的兌水量為主要藥物兌水量的2-3倍。
綜上所述,正是由于各種獸藥的使用方法不當,才到這更多疾病發生,溫馨提示:以上方案僅適用于常規情況,實際情況請先咨詢我們的技術顧問老師,將為您提供最專業的治療指導方案,以保證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。只有了解了相關的獸藥知識,才能科學的技術搞好養殖,確保養殖安全、高效和效益。
溫馨提示:
引起豬生病的因素很多,需要根據表現癥狀詳細做判斷,所以病因不明的時候,切勿亂用藥,建議在專業技術老師的指導下用藥,根據養殖豬的病因,針對性的用藥。避免貽誤病情,造成損失,以上僅供參考。有問題咨詢專業豬病技術老師。
CONTACT US